˄
  • 第十九屆盛群盃HOLTEK MCU創意大賽
  • 【獎學金資訊】鴻海科技獎25萬元獎勵金開放申請,歡迎碩博士生5/3前踴躍報名!
  • 【日本熊本大學-大學院自然科學研究科(GSST)「2024碩博士雙學位」10月秋...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24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活動」,獎金賽歡...
  • 教育部「2024年技職盃黑客松競賽」南臺場次說明會
  • 【獎學金申請】25萬元獎勵金等學生來拿!鴻海教育基金會2024「鴻海科技獎」3/...
  • 【2024綠能轉換永續未來-智慧科技應用創意競賽
  • 台灣百事-2024供應鏈儲備幹部-招募校園徵才說明會
  • (獎學金)2024年晶元光電第一次獎助學金已開放申請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資訊通信研究所招考研發類12員,詳如「113年第3次專案人力進...

工程認證

認證規範G:研究所認證基本要求

G.0  具有適當的入學評量方式

       本系於民國89年成立「電子與資訊工程研究所」,招收碩士生。民國91年本系資訊工程組獨立成立資訊工程系,「電子與資訊工程研究所」也配合改名為「電子工程研究所」。民國92年本系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同時成立「電子工程博士班」,是國內技職體系,除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外,第一個榮獲教育部核定成立博士班的學系,足見本系在高等教育的成就與研發能量受到教育部的高度肯定。因應網際網路與多媒體的風行,無線通訊、高頻寬通訊及網路科技成為世界各主要先進國家產業發展重點之一,本系於民國95年增設「通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班。101學年度起,配合「系所合一」的精神,「電子工程研究所碩士班」改名為「電子工程系碩士班」、「通訊工程研究所碩士班」改名為「電子工程系通訊工程碩士班」、「電子工程研究所博士班」改名為「電子工程系博士班」。受到少子化衝擊,105學年度起,「電子工程系通訊工程碩士班」停招,招生名額則併入「電子工程系碩士班」。

       本系碩士班與博士班並未做專業分組,在專業研究領域大致與大學部之專業分組銜接,研究領域包括無線通訊與網路、數位訊號處理、天線設計與微波工程、車載電子、元件與材料科技、綠色能源電子、影像處理及影像壓縮、演算法設計與應用、晶片特性與故障分析、物聯網、類比與數位積體電路設計、系統晶片設計與應用、行動裝置系統功能設計、機器學習與系統工程設計、無人飛行器之電控系統設計…等等。106學年度本系有碩士生87人,博士生15人。

       歷年來碩士班吸引不少的報考人數,為確保入學學生素質,本所具有適當且公開的入學評量方式。招生分為「一般組」與「海外研習組」兩組,每組的入學考核又可分成甄試與考試兩個類型,107學年度本系將招碩士生42人,招生類別及審查或考試項目如表G.0-1所示。

G.0-1107學年度碩士班入學方式、招生名額及考試科目

組別

招生

名額

考試科目

甲組(一般組)

25

面試(100%)

乙組(海外研習組)

2

1.甲組考科(100%)

2.英文或日文檢定(2選1)

甲組(一般組)

一般生

12

書面審查(100%)

在職生

1

乙組(海外研習組)

一般生

2

1.甲組考科(100%)

2.英文或日文檢定(2選1)

 

G.1 符合規範1教育目標的要求

G.1.1、公開與明確之教育目標

一、教育目標

       96年開始本碩士班配合申請工程認證,以本校的辦學宗旨及工學院教育目標為方針,並因應產業發展及本系特色制定研究所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歷年來配合系友及聘雇主的回饋意見及校外諮詢委員建議,做了部分修正,101至107學年度之教育目標如表G.1-1所列述。

G.1-1101-107學年度電子工程系研究所教育目標

學年度

學校辦校宗旨

工學院教育目標

研究所教育目標

105-107

1.教學與研究兼顧,提升本校為具高度競爭力的國際化大學與最佳國內產學合作夥伴。

2.人文與科技並重,培養具國際視野及獨立思考能力且為社會所器重的有用人才。

1.培養統合各種工程與科技的工程師,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結合工程與管理及系統整合之能力。

2.兼備學理與實務之應用技術,從事工程相關領域之研發,結合產業需求與願景,促進工程之廣泛應用。

3.培養終身學習與社會關懷之人格特質。

1.具備解決電子工程問題之專業能力。

2.具備參與團隊執行專案開發之溝通與合作能力。

3.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103-104

1.活用電子工程專業知識,具備工程分析、創新及整合能力。

2.具備溝通與團隊合作精神,並能自我教育與終身學習,以迎接不同生涯發展之挑戰。

3.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101-102

1.活用電子工程專業知識,具備工程分析、創新及整合能力。

2.具備溝通與團隊合作精神,並能自我教育與終身學習,以迎接不同生涯發展之挑戰。

3.加強學生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

 

二、教育目標之宣導方式

         為了讓同學了解研究所的教育目標,鼓勵同學戮力向學以達到要求,本系透過下列方式宣導教育目標:

(一) 將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置於本系網頁。

(二) 將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張貼在本系公布欄以及於系辦外牆之電視螢幕播放。

(三) 老師的授課大綱中加入該課程欲培育之核心能力,並於學期初第1節課向學生說明。

G.1.2、教育目標與校願景之關連性及形成之流程

一、教育目標與學校、學院願景/宗旨的關連性

        本碩士班隸屬於工學院,承接學校宗旨及教育理念並配合工學院對工程教育的辦學理念與教育目標,學校辦學宗旨、學院教育目標與碩士班教育目標關聯性如表G.1-2。

G.1-2101-107學年度學校辦學宗旨、學院教育目標與研究所教育目標關聯表

院及校教育目標 / 研究所教育目標

院教育目標

學校辦學宗旨

培養統合各種工程與科技的工程師,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結合工程與管理及系統整合之能力。

兼備學理與實務之應用技術,從事工程相關領域之研發,結合產業需求與願景,促進工程之廣泛應用。

培養終身學習與社會關懷之人格特質

教學與研究兼顧,提升南台科技大學為具高度競爭力的國際化大學與最佳國內產學合作夥伴。

人文與科技並重,培養具國際視野及獨立思考能力且為社會所器重的有用人才。

教育目標一

Ö

Ö

 

Ö

Ö

教育目標二

Ö

Ö

 

Ö

Ö

教育目標三

 

 

Ö

 

Ö

 

二、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制定歷程

      教育目標訂定/修訂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歷程紀錄, 所有修訂皆會於當學期末之系務會議讓所有老師了解並討論,決議通過後於次一學年執行。

G.1.3、達成教育目標之課程設計

       本系(所)除設有「課程委員會」不定期檢討課程外,並每年召開「課程諮詢委員會議」,邀集校外產業界代表、學界專家、系友及本系專任教師,討論如何依據電子領域之發展趨勢、畢業系友就業狀況調查分析結果及系科本位課程之精神,進行課程規劃及修訂課程內容,使學生能學習到符合最新潮流的實用課程。

配合國家型計畫發展,執行教育部人才培育計畫

       本系所配合國家積體電路科技發展與人才培育,民國89年成立時即大力推動IC 設計相關教育與產學合作,培育出許多優秀的IC設計人才。由於績效卓著,得到教育部的肯定,因此於民國92年在本校成立「積體電路設計與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執行前瞻晶片系統設計人才培育計畫。本系所100至106學年度執行之教育部人才培育計畫獲得的經費補助合計約9,000萬元。

        透過這些經費,本系(所)得以添購學生實習設備及編撰先進的教材,使學生能獲得電子科技新知,對教學有極大的助益。對研究生而言,在計畫中通常擔任研究助理,協助老師撰寫教材,設計實驗內容,不但得到良好的教育訓練,並且得到研究助學金的實質補貼。

G.1.4、教育目標達成率分析

教育目標評量方法

        本碩士班採用多元評量的方法評估教育目標之認同率及達成率,主要是針對畢業系友及雇主作電訪或問卷調查,評估在校生或系友核心能力達成情況,再將核心能力達成率換算成教育目標達成率,資料經過整理與分析後,召開「課程諮詢委員會議」,邀請業界諮詢委員共同討論教育目標達成的情況。

G.2具備規範2學生的要求

G.2.1、配合達成教育目標之規章

一、達成教育目標之規章

為了輔導學生達到研究所教育目標,本校及本系分別訂定了完善的制度及辦法,如表G.2-1所示。

G.2-1達成學系教育目標之規章

法規名稱

內容說明

研究所招生規定

研究所招生規範

學生逕修讀博士學位辦法

本校修讀學士學位應屆畢業生及修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修業期間,成績優異並具有研究潛力者,得向就讀系(所)或相關系(所)申請逕修讀博士學位。

研究生學位考試細則

研究生符合下列各項規定者,得申請學位考試:

1.修業期滿。

2.修畢該系(所)規定之應修科目與學分。

3.通過各系(所)自訂條件。

4.博士班研究生應經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及格。

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考核實施要點

1.博士班研究生應嚴予考核,經資格考核及格後,始得由該所提出為博士學位候選人。

2.資格考核應於入學後2年內完成為原則,至多不得超過5年。未依規定年限及次數完成者,由各該系(所)通知註冊組勒令退學。

本系博士班學位候選人資格考試辦法

1.資格考試共選考4科。選考科目須經指導教授簽名。

2.研究生於第1次參加考試時,必須決定選考科目,選定之後不能更改,且應於入學3年內完成為原則。

3.未依規定年限及次數完成者,由本系通知註冊組勒令退學。資格考試及格後之下一學期起方准申請畢業論文口試(已達最後修業期限者可於當學期提出)。

碩士班畢業標準

訂定碩士班的畢業要件,原則上要發表1篇會議論文。

博士班畢業標準

訂定博士班的畢業要件,原則上要發表2篇SCI論文。

學生出國期間有關學業及學籍處理要點

學生於肄業期間出國,有關學業及學籍之處理規定。

二、執行成效

() 學生人數

       本系採系所合一,系所師資與行政人員為合聘方式,共同負責所有系所教學、服務與研究的相關事宜。表G.2-2為101至106學年度電子工程系碩(博)士班學生之註冊和授予學位統計資料,所長由系主任兼任,師資與大學部共用,但開課及指導老師限於助理教授以上師資,教師人數每學年都在33人以上,碩士班學生數穩定維持在90人左右,博士班學生十餘位,系所師資與行政人員足以提供良好教學支援。

G.2-2      101-106學年度電子工程系研究所註冊與授予學位統計

G.2.2、鼓勵學生交流與學習的措施及辦法

本系所為鼓勵學生多與學術界、業界及國際交流與學習,具體措施如下:

一、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研討會

       本校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學術研討會,由學校專案或指導老師計畫經費項下補助相關報名費及差旅費,除了可提升學生參與意願,也能增長其研究能力。

二、鼓勵學生海外研習

       為推動國際化,增廣學生視野與語文能力,本校積極鼓勵學生赴海外研習,訂定「南台科技大學短期出國留學獎學金申請辦法」。申請資格:通過本校免學雜費交換生短期留學甄選之研究所、大學部學生;或當年度已在海外或預計前往海外之本校研究所海外研習組(含雙學位)、海外專班之同學。另外,教育部為協助國內公私立大專校院清寒優秀學生,參加由學校安排之海外研修課程,擴展國際視野,學校最高可以全額補助學生出國經費。

       100至106年度研究生海外研習清單如表G.2-3所示,一共有12位學生赴國外進行一年至一年半的研習,部分學生並取得雙學位,其中有8位學生是前往日本研習、2位前往美國,到奧地利和澳洲各一位;研習的學校也都是一流的名校,如美國的「華盛頓大學」及日本的「早稻田大學」等。

G.2-3100-106年度研究生海外研習清單

日期/期間

姓名

學術交流學校/國家

備註

100.02~101.01

張俊德

華盛頓大學/美國

1年

101.03~102.09

陳承慶

早稻田大學國際情報通信研究科(IPS) /日本

1.5年(雙學位)

102.08~103.07

方昭元

加州州立大學聖伯迪諾分校/美國

1年

103.09~104.08

曾治中

新潟大學/日本

1年

103.09~104.08

李聖義

熊本大學/日本

1年

103.09~104.08

劉宗穎

靜岡理工科大學/日本

1年

104.09~105.08

陳家揚

靜岡理工科大學/日本

1年

105.09~106.08

孔元田

工學院大學/日本

1年

105.09~106.08

洪志燈

熊本大學/日本

1年

105.09~106.08

劉欣彥

熊本大學/日本

1年

105.09~106.09

李政澤

Johannes Kepler University/奧地利

1年

105.09~106.08

蔡博允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澳洲

1年


三、邀請國際學者授課

       持續邀請國外學者至本系短期授課。104學年度第2學期美國摩瑟爾大學(Mercer University)電機系莊正楠教授已接受邀請至本系擔任客座講座教授1學期,讓學生能親炙國際大師的教學風範。

四、其他措施

       其他鼓勵學生交流與學習的措施,包括: 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競賽及發明展、主辦國內及國際競賽使學生可以吸收國際競賽的經驗等。

G.2.3、持續有效的執行學生學習之輔導與評量

       為了持續有效執行學生學習之輔導,本碩博士班有以下幾項輔導機制:導師輔導、授課老師輔導及指導教授輔導,分述如下:

一、導師輔導

碩博士班由系主任兼任導師,除輔導學生學習外,同時也協助班上學生解決學期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

二、授課老師輔導

       在開學初,任課老師必須填寫課程大綱,以及針對課程特性,思考如何從授課過程中使用何種評量方法讓學生獲得對應的核心能力,經由所上所規劃的課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本所制定的核心能力,進而符合本研究所之教育目標。在期末,任課老師必須針對任教課程撰寫「課程分析及評估表」,檢討學生學習的狀況、核心能力的達成程度及後續須加強之核心能力與作法。透過這種教師自我課程分析及評估的方式,教師得以了解未來教學需加強或改善之處。

三、指導教授輔導(研究生與指導教授間之互動

       每位研究生在入學後第1學期須選定論文指導教授,決定研究題目或方向,並與指導教授進行選課諮商、定期開會討論研究進度與解決所遭遇的困難,整理研究結果投稿至研討會或期刊,最後撰寫學位論文及進行口試。因此,本碩士班研究生與指導教授間之互動情況至為密切,說明如下:

() 選課諮商

       修業期間,研究生於選課前應先與其指導教授進行選課諮商,若選修外系課程須取得指導教授與研究所所長簽名,作為所修學分日後認可之依據。

1. 定期討論

研究生與指導教授定期開會討論,檢討研究進度與解決所遭遇的困難,並撰寫研究紀錄簿。

2. 論文指導

       研究生整理研究結果撰寫成研究論文,再投稿至研討會或期刊發表,期間指導教授協助修改稿件與回應審查委員意見。「經指導教授許可,完成研討會論文發表或EI、SCI論文投稿」為碩士班研究生提出申請畢業論文口試前須完成的要件之一;博士班研究生原則上須發表SCI期刊論文2篇,始可提出口試申請。

3. 指導學生參加競賽、發明展、申請專利等

      本校為科技大學,研究上偏重實務科技,學生的研究除了在學術會議上發表外,許多作品也能參加國內外競賽、發明展及申請專利,本系鼓勵學生參加這些活動,以培養學生創造力、抗壓力、團隊合作及就業力等。

4. 參與教師研究計畫

       參與教師研究計畫可提供研究生團隊合作與計畫管理之學習內容,除有助於提升學術研究能力,利於未來計畫從事學術研究或教學工作者外,學生也可得到助學金,降低生活壓力。

G.2.4、確保學生如期完成所有畢業要求之指導措施及辦法

       研究生不能如期完成畢業要求的主要原因有2,第1個原因是經濟因素導致學生不能完成學業,另1個原因則是論文無法順利完成。針對這2個問題,本校及本系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提供充分獎助學金

       除了就學貸款外,學校提供各種不同獎助學金來補助經濟困難與特殊優秀之學生,例如工讀助學金、清寒就學補助金、服務助學金、急難救助金(緊急紓困金)、研究生入學及在學獎學金等,至於出國的海外研習學生則由學校全額補助學雜費用,讓學生在無後顧之憂的環境下用心學習。此外,從102學年度起,本校大幅提高研究生入學獎學金。表G.2-4是101至106學年度本系碩士班入學獎學金獲獎人數及總金額。從102學年度起獎學金金額大幅增加,近三年平均已達502萬元,學生就讀本系之學費支出比就讀國立大學還少,對學生幫助非常大。

G.2-4101-106學年度電子工程碩士班入學獎學金獲獎人數及總金額

項目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合計

獲獎人數

5

25

20

31

32

28

141

總獎金()

76

262.5

362

499

557

452

2208.5


二、提供研究助理、教學助理機會

       除了學校提供入學獎助學金外,本系(校)也提供碩士生擔任教學助理、研究助理及博士生擔任講師的機會,博士生若不兼任講師則每月加發1萬元的生活津貼,除了能降低學生生活壓力外,還能鼓勵碩士生從事研究並建立學術社群的歸屬感及教學實務,也有助於提升學術研究能力,利於畢業後從事教學或學術研究工作。

三、要求研究生撰寫研究紀錄簿

       科技大學的學生普遍具備較佳的實作能力,但思考及撰寫論文的能力較差,導致部分同學被動的等待老師的指導,寫論文時也往往不知道該撰寫哪些資料。為了改善前述問題,本系要求研究生必須撰寫「研究紀錄簿」,其目的有:

1. 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透過本紀錄簿,指導老師能追蹤學生的學習情況,並給予必要的輔導,讓老師及學生都能掌握學習的進度。

2. 輔助學生捕捉瞬間靈感,並累積過去的思考過程,使學生自然學會如何思考問題、提出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3. 學生往往在撰寫論文時才發覺不知道該寫甚麼,甚至出現過度參考他人資料的問題,透過檢閱研究紀錄簿的內容,可以提供足夠的素材供論文的撰寫。

4. 目前業界都會要求研發人員撰寫研究紀錄簿,學生提前學會撰寫的方式與經驗,可增加學生進入研發單位的機會。

       工學院特別訂定了研究「研究紀錄簿撰寫要點」,內容詳細規範了研究紀錄簿撰寫時應注意的重點及撰寫的方法,本系也每年都針對碩一新生於專題研討課程中舉行研究紀錄簿撰寫說明會,讓學生掌握研究紀錄簿的精神及撰寫方式。

四、必修專題研討課程

為了訓練同學研讀文獻、整理資料、上台報告的能力,本系要求碩博士學生的專題研討課程必須輪流上台報告。

G.3具備規範3的要求

G.3.1、畢業生核心能力能涵蓋IEET認證規範G.3核心能力

       本研究所核心能力是大學部核心能力之延伸,以103-107學年度為例(101-102學年度參閱附件G3-1),表G.3-1呈現本所制定之核心能力與EAC 2016規範G.3核心能力之關聯性,此關聯性說明本所制定之核心能力可以涵蓋EAC 2016八大核心能力之要求。

G.3-1103-107學年度核心能力與IEET認證規範G.3核心能力關聯表

核心能力

G.3.1

特定領域之專業知識

G.3.2

策劃及執行專題研究之能力

G.3.3

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

G.3.4

創新思考及獨立解決問題之能力

G.3.5

與不同領域人員協調整合之能力

G.3.6

良好的國際觀

G.3.7

領導、管理及規劃之能力

G.3.8

終身自我學習成長之能力

能力1

Ö

Ö

Ö

Ö

 

 

 

 

能力2

Ö

Ö

Ö

Ö

 

 

 

 

能力3

Ö

Ö

Ö

Ö

 

 

 

 

能力4

Ö

Ö

 

Ö

 

 

 

 

能力5

 

 

 

 

 

Ö

 

Ö

能力6

 

 

 

 

Ö

 

 

 

能力7

 

 

 

Ö

Ö

 

Ö

 

能力8

 

 

 

 

Ö

 

Ö

 

能力9

Ö

 

Ö

 

 

 

 

 

 
G.3.2、教育目標與畢業生核心能力具關聯

一、教育目標與畢業生核心能力關聯性

       本碩士班依據學校發展定位、本班的教育目標及參考EAC 2016八大核心能力及認證規範G.3之要求,訂定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之核心能力,並透過在校生、畢業校友、本系教師及本班畢業生所服務機構的主管等問卷,結合回饋機制予以修訂,教育目標與畢業生核心能力關聯性緊密,以106學年度為例,其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關聯性如表G.3-2所示,101-107學年度研究所教育目標與學生核心能力關聯表如表G.3-3所示。

G.3-2106學年度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關聯性說明

教育目標

核心能力

關聯性說明

1.具備解決電子工程問題之專業能力。

1.具備運用電子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問題之能力。

2.具備設計電子系統及數據分析與詮釋之能力。

3.執行工程實務所需之電腦與資訊能力。

4.具備選擇及開發元件能力,改善或創新電子系統之能力。

培養學生專業知識、設計實驗與分析能力、資訊能力及智財權知識,以達成教育目標1之要求。

2.具備參與團隊執行專案開發之溝通與合作能力。

7.發掘、分析、應用研究成果及因應複雜且整合性(complex)工程問題的能力。

8.專案管理(含經費規劃)、有效溝通、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培養學生能與不同領域人才溝通及團隊合作,並具備專案管理的能力,以整合團隊解決整合性的工程問題。

3.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5.認識時事議題,瞭解電子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6.理解及應用專業倫理,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9.具備認知、尊重及創造智財權之能力。

培養學生認知電子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了解工程師應負的責任,並尊重多元觀點及持續學習與進步的能力以達成教育目標3之要求。

 

G.3-3101-107學年度研究所教育目標與學生核心能力關聯表

學年度

研究所教育目標

相關聯之學生核心能力

105-107

目標一:

具備解決電子工程問題之專業能力。

核心能力1:具備運用電子專業知識解決工程

問題之能力。

核心能力2:具備設計電子系統及數據分析與

詮釋之能力。

核心能力3執行工程實務所需之電腦與資訊

能力。

核心能力4具備選擇及開發元件能力,改善

或創新電子系統之能力。

目標二:

具備參與團隊執行專案開發之溝通與合作能力。

核心能力7發掘、分析、應用研究成果及因

應複雜且整合性(complex)工程問

題的能力。

核心能力8專案管理(含經費規劃)、有效溝

通、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目標三:

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核心能力5認識時事議題,瞭解電子工程技

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

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核心能力6理解及應用專業倫理,認知社會

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核心能力9具備認知、尊重及創造智財權之

能力。

103-104

目標一:

活用電子工程專業知識,具備工程分析、創新及整合能力。

核心能力1具備運用電子專業知識解決工

程問題之能力。

核心能力2具備設計電子系統及數據分析

與詮釋之能力。

核心能力3執行工程實務所需之電腦與資

訊能力。

核心能力4具備選擇及開發元件能力,改善

或創新電子系統之能力。

目標二:

具備溝通與團隊合作精神,並能自我教育與終身學習,以迎接不同生涯發展之挑戰。

核心能力7發掘、分析、應用研究成果及因

應複雜且整合性工程問題的能力。

核心能力8專案管理(含經費規劃)、有效溝

通、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目標三:

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核心能力5認識時事議題,瞭解電子工程技

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

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核心能力6理解及應用專業倫理,認知社會

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核心能力9具備認知、尊重及創造智財權之

能力。

101-102

目標一:

活用電子工程專業知識,具備工程分析、創新及整合能力。

核心能力1具備運用電子專業知識解決工

程問題之能力。

核心能力2具備設計電子系統及數據分析

與詮釋之能力。

核心能力3具備撰寫程式來發掘、分析及

處理問題的能力。

核心能力4具備選擇及開發元件能力,改善

或創新電子系統之能力。

目標二:

具備溝通與團隊合作精神,並能自我教育與終身學習,以迎接不同生涯發展之挑戰。

核心能力5具備終身學習之科技基礎與語文

能力。

核心能力7具備研讀專業期刊、撰寫學術報

告及發表的能力。

核心能力8具備計畫管理、團隊合作與跨領

域溝通表達能力。

目標三:

加強學生專業倫理及社會責任。

核心能力6擁有領導及管理的基礎觀念與能

力。

核心能力9具備認知、尊重及創造智財權之

能力。

核心能力10具備國際觀,認知電子科技對環

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和責任

之能力。

 

G.3.3、透過畢業生、系友與雇主問卷調查評量畢業生核心能力之結果

        每年本系透過應屆畢業生、畢業系友與企業雇主問卷調查來評量本系研究所畢業生之核心能力達成情況,再用核心能力與教育目標之關聯性推演教育目標之達成情況,為方便呈現101-106學年度之核心能力達成情況之統計分析,我們將101-102學年度之10項能力對應至103-107學年度之9項核心能力。

ㄧ、應屆畢業生核心能力自我評量

       每年畢業前夕,本系對應屆畢業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101、102、103、104、105及106學年度共分別回收24、28、31、26、23及29份問卷問卷。表G.3-4為101至106學年度應屆畢業學生自評核心能力之具備程度量化表。106學年度碩士班應屆畢業生核心能力達成度量化分數大致與其他學年度相當,核心能力4、8的分數相對較低,系上將請論文指導老師加強培育同學這兩項核心能力,往後仍將持續進行與分析問卷結果。

G.3-4101-106學年度電子工程碩士班應屆畢業生核心能力評量統計

核心能力

該項能力具備性量化分數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平均

1.  備運用電子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問題之能力。

4.5

4.4

4.3

4.3

4.4

4.2

4.4

2.  備操作電子工程相關系統及數據分析與詮釋之能力。

4.4

4.3

4.1

4.1

4.1

4.2

4.2

3.  執行工程實務所需之電腦與資訊能力。

3.6

4.0

4.2

4.4

4.3

4.3

4.1

4.  具備選擇及整合元件,改善或創新電子系統之能力,並對智慧財產權有所認知。

3.9

3.8

4.0

4.2

4.3

4.0

4.0

5.  認識時事議題,瞭解電子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4.1

4.1

4.1

4.3

4.1

4.2

4.2

6.  具備主動服務之熱誠、面對挫折抗壓性高之能力。

3.8

4.0

4.2

4.2

4.3

4.3

4.1

7.  發掘、分析、應用研究成果及因應複雜且整合性(complex)工程問題的能力。

3.5

3.9

4.0

4.4

4.4

4.2

4.1

8.  專案管理(含經費規劃)、有效溝通、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4.0

4.3

4.3

4.2

4.1

4.0

4.2

9.  理解及應用專業倫理,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4.1

4.5

4.5

4.3

4.2

4.2

4.3

 

二、核心能力的培養

        在開學初,任課老師必須填寫課程大綱,以及針對課程特性,思考如何從授課過程中使用何種評量方法讓學生獲得對應的核心能力,經由所上所規劃的課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本所制定的核心能力,除了課程以外,指導教授師徒制之訓練也是培養學生核心能力很重要的一環,透過核心能力的培養進而使畢業同學未來發展能符合本所制定之教育目標。

() 課程與EAC2016核心能力養成關連性

        表G.3-5為本所開設課程與研究所學生核心能力關聯統計表,從表中可清楚看出每一項核心能力皆有多門課程進行培養。本所所有課程皆配合學校規定,每學期定期進行期中、期末考測驗、報告等多元評量,整體而言課程設計與EAC2016核心能力養成具高關聯性。

G.3-5101-106學年度課程與研究所學生核心能力關聯統計表

()指導教授師徒制指導方式培養核心能力

       研究所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採用師徒制,指導老師透過授課、研討、讓學生參與計畫之執行、參加研討會並發表研究成果及作品、專利研發及申請、參加競賽及發明展、取得國際證照等一連串的方式指導研究生,並透過這些教育過程達到培育研究生核心能力之目的,表G.3-6是指導教授指導研究生的過程與培養核心能力關聯性對照表。

G.3-6、指導教授指導研究生的策略與培養核心能力對照表

核心能力

指導研究生的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授課

Ö

Ö

Ö

Ö

Ö

Ö

 

 

Ö

參與教師研究計畫

Ö

Ö

Ö

Ö

 

 

Ö

Ö

Ö

研究成果及作品發表

Ö

Ö

 

 

 

 

Ö

 

 

專利研發及申請

Ö

Ö

 

Ö

 

 

Ö

 

Ö

參加競賽及發明展

Ö

Ö

 

Ö

 

 

Ö

Ö

 

取得國際證照

 

 

Ö

 

 

 

 

 

 

定期研討及畢業論文指導

Ö

Ö

Ö

Ö

Ö

 

Ö

Ö

Ö


 ()具體的教學成效

        在本校完善的規章制度及全體師生的努力下,碩博士生在各方面的學習成效上都獲得豐碩的成果,以下就其重要成就加以說明:

1. 參與教師研究計畫

        101至106學年度研究生參加教師研究計畫統計如表G.3-7所示,平均每年有48人可以參與教師研究計畫,平均每年獲得的研究助理金額約453萬元,對於安定學生的生活有極大的助益。

G.3-7101-106學年度研究生參與教師研究計畫統計表


2. 研究成果及作品發表

       表G.3-8是101至106年度碩、博士班學生論文發表次數統計表。透過鼓勵學生參與國際會議與發表論文,增進學生運用外語之機會與能力;另外,本系也以外語在國際會議發表論文列為博士生申請畢業口試之要件。近年來,一方面博士生人數減少,另一方面博生生的訓練轉向務實致用,以產學為主,SCI論文數量較少。但是,碩士生畢業仍要求要發表研討會論文,因此會議論文仍有一定的數量,特別是研究生參加國際會議並發表論文的數量大幅增加,顯現推動國際化之努力已有一定成效。

G.3-8101-106年度碩、博士班學生論文發表次數統計表

年度

論文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期刊(SCIEI)

11

8

6

2

7

4

期刊(其他)

3

1

0

0

1

0

國際會議

9

25

19

26

33

51

國內會議

14

31

27

24

12

16

合計

37

65

52

52

53

71

 

3. 專利研發及申請

       本碩士班的目標是訓練畢業生成為企業最有價值的員工,因此也積極輔導學生提出創新的作品並協助申請專利。表G.3-8是100至106年度研究生取得專利統計表,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100年至今已通過63件專利,其中有50件是發明專利,佔比達79%。

4. 競賽及發明展得獎

       表G.3-9是101至106年度研究生競賽獲奬績效統計。在學校完善的補助和獎勵制度以及所上老師認真負責的帶領及指導下,研究生競賽獲奬績效輝煌,每年獲獎數超過20件,近2年更是成倍數增加,這些競賽經驗與成果對提升學生實務技能及國際觀都有極大的幫助。

G.3-9101-106年度電子工程碩士班研究生競賽獲奬績效

年度

競賽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國際()競賽

及發明展

20

23

15

13

26

31

國內競賽

2

5

10

21

45

28

合計

22

28

25

34

71

59


5. 國際證照

        為強化碩士生的就業競爭力,本碩士班由李博明教授負責輔導學生取得「紅帽認證工程師(RHCE)」國際證照。「紅帽公司」為全球最大之商業Linux 公司,其認證考試總共分為三級,初級為「紅帽認證系統管理員(Red Hat Certified System Administrator - RHCSA) 」,中級為「RHCE」,而最高級為「紅帽認證系統部署工程師(Red Hat Certified Architect) 」。RHCE 是一般IT 部門要求MIS 人員所必須具備之認證資格,因此取得「RHCE 證照」對於學生就業力的提升有極大的助益。101至106學年度研究生取得RHCE國際證照統計如表G.3-10所示,平均每年有5位碩士生取得本證照。

G.3-10101-106學年度研究生取得RHCE國際證照統計表

學年度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證照數

7

8

10

1

3

-

 

G.3.3、透過畢業生、系友與雇主問卷調查評量畢業生核心能力之結果

        每年本系透過應屆畢業生、畢業系友與企業雇主問卷調查來評量本系研究所畢業生之核心能力達成情況,再用核心能力與教育目標之關聯性推演教育目標之達成情況,為方便呈現101-106學年度之核心能力達成情況之統計分析,我們將101-102學年度之10項能力對應至103-107學年度之9項核心能力,再依此對應關係整合成以下之分析。

一、應屆畢業生核心能力自我評量

       每年畢業前夕,本系對應屆畢業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101、102、103、104、105及106學年度共分別回收24、28、31、26、23及29份問卷問卷。表G.3-11為101至106學年度應屆畢業學生自評核心能力之具備程度量化表。106學年度碩士班應屆畢業生核心能力達成度量化分數大致與其他學年度相當,核心能力4、8的分數相對較低,系上將請論文指導老師加強培育同學這兩項核心能力,往後仍將持續進行與分析問卷結果。

G.3-11101-106學年度電子工程碩士班應屆畢業生核心能力評量統計

核心能力

該項能力具備性量化分數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平均

1. 具備運用電子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問題之能力。

4.5

4.4

4.3

4.3

4.4

4.2

4.4

2. 具備操作電子工程相關系統及數據分析與詮釋之能力。

4.4

4.3

4.1

4.1

4.1

4.2

4.2

3. 執行工程實務所需之電腦與資訊能力。

3.6

4.0

4.2

4.4

4.3

4.3

4.1

4. 具備選擇及整合元件,改善或創新電子系統之能力,並對智慧財產權有所認知。

3.9

3.8

4.0

4.2

4.3

4.0

4.0

5. 認識時事議題,瞭解電子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4.1

4.1

4.1

4.3

4.1

4.2

4.2

6. 具備主動服務之熱誠、面對挫折抗壓性高之能力。

3.8

4.0

4.2

4.2

4.3

4.3

4.1

7. 發掘、分析、應用研究成果及因應複雜且整合性(complex)工程問題的能力。

3.5

3.9

4.0

4.4

4.4

4.2

4.1

8. 專案管理(含經費規劃)、有效溝通、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4.0

4.3

4.3

4.2

4.1

4.0

4.2

9. 理解及應用專業倫理,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4.1

4.5

4.5

4.3

4.2

4.2

4.3

 
二、職場系友自我核心能力評量

       101-106學年度電子系畢業生對本系訂定之核心能力與核心能力達成度自評問卷調查統計如表G.3-12所示。101、102、103、104、105及106學年度分別共回收18、32、33、36、26及58份問卷。106學年度系友自評核心能力達成度量化分數大致與其他學年度相當,除了核心能力4之外,其他核心能力與工作需求相關性及該項能力具備性都在4分以上,代表本系訂定的核心能力符合業界需要,且教學也能培育同學這些核心能力。核心能力4與工作需求相關性及該項能力具備性分別為4及3.8分,仍有改進空間,系上將請論文指導老師加強培育同學這兩項核心能力,往後仍將持續進行與分析問卷結果。核心能力9之工作需求相關性及該項能力具備性之量化分數較105學年度有回升,分析原因,應是近兩年科技部與教育部要求加強學術倫理課程與智慧財產權的認知有一些因果關係。

G.3-12101-106學年度電子工程碩士班系友問卷調查統計量化表

三、雇主對受聘系友核心能力評量

       101-106學年電子系研究所畢業生之雇主對本系訂定之核心能力與畢業生核心能力達成度問卷調查統計如表G.3-13所示。101、102、103、104、105及106學年度分別共回收18、22、18、24、14及13份問卷。核心能力與工作的相關性項目,所有核心能力量化分數都高於3.8,代表雇主肯定這些核心能力與工作需求的關聯性。系友之核心能力具備性調查發現,值得注意的是除核心能力3、4、5的量化分數低於前幾年度,相對上也較沒達到企業雇主的期待,系上將請授課教師與論文指導老師加強培育同學這三項核心能力,往後仍將持續進行與分析問卷結果。

G.3-13101-106學年度電子工程碩士班雇主問卷調查統計量化表

G.4  提供適當的課程規劃,以滿足專業領域發展的需求

G.4.1、課程設計與教育目標一致

一、課程規劃兼顧理論與實務

       本碩士班秉持技職校院教育目標,為社會培育電子相關領域所需之專業實務人才,在校所學能與先進科技需求接軌,同時考量學生特質、師資特色及有限資源做最有效利用原則,課程規劃以兼顧理論與實務為主軸。本班課程規劃係依據「課程規劃委員會設置辦法」,由課程委員規劃並召開「課程諮詢委員會議」,延攬學生代表、系友、學界及業界委員秉持上述主軸共同討論,並經由系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規劃之課程內容涵蓋本班教育目標中所列之特色領域方向:半導體元件及材料、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以培養學生具備本班之核心能力與專業能力為主要目的。另配合學生個別研究領域/方向的需求,增進特定專業及管理實務與加強外語能力,並使全校資源充分整合運用,學生經指導教授許可後皆可至本校其他學系(含電子系、電機系、資工系、光電系等)碩士班選課。此外也鼓勵學生至校外學術、研究與企業單位實習及使用貴重儀器。

G.4-1、電子工程系碩士班課程地圖

       本班課程地圖如圖G.4-1所示。由於碩士班的教育方式是由指導教授指導學生針對專業問題進行研究,所以學生研究的領域相當廣泛,因此碩士班的課程設計理念是以彈性規劃為主軸,讓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研究領域選修適當的「理論基礎課程」(如圖形理論、電磁理論、高等演算法等課程) ,搭配研究領域的「專業應用課程」(如VLSI製程、VLSI系統設計、嵌入式系統設計等課程)。課程除「論文」及「專題研討」為必修學分外,其他課程學生均可依照自己研究領域在指導教授的協助下量身打造適合的課程,培養未來進入相關領域之產業(如半導體產業、IC設計、通訊產業等)所必須具備之本職學能。

二、課程重視學生動手實作

       研究所課程分析表中除專題研討及少數課程外,大部分課程都要求學生使用套裝軟體模擬、撰寫程式、或操作儀器實際演練,以增進學理之滲入深度及培育實務能力,擴大學習效果。

G.4.2、課程規劃與教學符合產業需求

為了讓學生能體驗產業界情況,本碩士班有下列措施:

一、鼓勵學生業界實習

產業化是本系發展的重點,本系除積極推動老師與產業界建立產學合作關係外,並鼓勵學生透過產學案進入業界實習,增加產業研發經驗與就業的競爭力。

二、邀請業界專家專題演講

       為了使教育訓練與產業人才需求緊密配合,本系除了推動業界專家協助授課之外,還經常舉辦演講,讓學生與業界專家交流,會後學生必須繳交心得報告,使學生除學習專業科目之基本理論外,也能瞭解業界實務運作與社會趨勢,從業界專家提供的寶貴經驗,學生可提早因應生涯規劃,提昇職場競爭力。

G.5  具備規範5教師的要求,且教師重視學術或實務研究、發表相關研究成果並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

       由於本系與碩士班為系所合一制度,教師配置及相關教學、研究與計畫之執行與前述認證規範5相同,請分別參閱認證規範5之說明,教師與研究生師徒制的方式從事學術/實務研究、計畫之執行等,相關研究成果發表與國內外學術活動之成果已於規範G.3呈現,本系研究所在這些方面之績效卓著。

G.6  具備規範6設備及空間的要求,能滿足研究的需要

       由於本系與碩士班為系所合一制度,相關系所空間、儀器及設備經費分配是以系所發展重點、教學與實習需求為優先考量。本系研究所提供分非常充足之設備及空間,可以充分滿足研究的需要,詳細資訊請分別參閱認證規範6之說明。

G.7  具備規範7行政支援與經費的要求

       由於本系與碩士班為系所合一制度,相關業務、行政人力及設備經費分配是以系所發展重點、教學與實習需求為優先考量。本系提供足夠之行政支援與經費進行研究所之教學與研究之進行,詳細資訊請分別參閱認證規範7之說明。

G.8  符合規範8領域認證規範的要求

G.8.1、課程內容及師資專長與電子領域相符

       本碩士班以延伸大學部4個專業領域規劃專業課程,所聘任專、兼任教師,其專長皆需符合本系研究所專業領域之知識與技能,能教授本系所規劃之碩博士班課程以及指導學生之論文研究。

G.8.2、畢業生就業與電子工程專業相符

       本碩士班以培育電子專業研發人才為目標,畢業生大部分投入電子、積體電路、系統應用以及通訊等相關產業。表G.8-1是企業雇主對本研究所畢業生之滿意度調查分析,企業雇主對於研究所畢業生具備核心能力之量化分數平均皆都高於4.0,代表雇主肯定這些核心能力可以充分滿足工作需求。因此,這個結果顯現本系研究所畢業系友就業與電子工程專業相。

G.8-1101-106學年度電子系研究所畢業生雇主問卷調查

核心能力

具備該項能力滿意度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平均

1.具備運用電子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問題之能力。

4.5

4.6

4.8

4.6

4.1

4.0

4.4

2.具備操作電子工程相關系統及數據分析與詮釋之能力。

4.3

4.4

4.6

4.5

4.0

4.1

4.3

3.執行工程實務所需之電腦與資訊能力。

3.9

4.0

4.9

4.8

4.3

3.9

4.3

4.具備選擇及整合元件,改善或創新電子系統之能力,並對智慧財產權有所認知。

4.0

4.2

4.1

4.0

3.9

3.6

4.0

5.認識時事議題,瞭解電子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4.2

4.2

4.1

4.2

3.9

3.8

4.1

6.具備主動服務之熱誠、面對挫折抗壓性高之能力。

4.1

4.0

4.0

4.8

4.1

4.2

4.2

7.發掘、分析、應用研究成果及因應複雜且整合性(complex)工程問題的能力。

4.5

4.1

4.1

4.1

4.1

4.0

4.2

8.專案管理(含經費規劃)、有效溝通、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4.4

4.3

4.3

4.1

4.2

4.0

4.2

9.理解及應用專業倫理,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4.2

4.6

4.2

4.1

3.9

4.1

4.2

 

G.9  符合規範9持續改善成效的要求

G.9.1針對前一週期認證團所提建議改進事項之改善成效

       本碩士班自95學年度開始參與認證,101學年度進行第二週期認證,104學年度進行第二週期認證期中訪查。

G.9.2、修訂學生核心能力

        本系每年召開「課程諮詢委員會議」,邀請業界專家共同分析及檢討評量結果,且反饋至課程內涵、課程規劃及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調整,讓工程教育能貼近產業發展之需求。102學年度第二學期課程諮詢委員會議在分析歷年之問卷後發現,核心能力3、5、7之工作關聯性較低。其中核心能力3是「具備撰寫程式來發掘、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諮詢委員指出「具備撰寫程式」這句話不易理解,建議修改核心能力3為:「執行工程實務所需之電腦與資訊能力」。核心能力5是「具備終身學習之科技基礎與語文能力」。諮詢委員指出:技職體系外語能力較差,也非碩士班短期可以大幅提升,既然無法達成,建議予以取消。改以「認識時事議題,瞭解電子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取代。核心能力7是「具備研讀專業文獻、撰寫技術報告及發表的能力」。歷年問卷調查發現本能力與工作相關性不高,諮詢委員也指出科技大學應以培育學生具備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為先,另為符合EAC2014的核心能力要求,建議103學年度起將核心能力7重新定義為:「發掘、分析、應用研究成果及因應複雜且整合性(complex)工程問題的能力」。核心能力8也加入專案管理,改為「專案管理(含經費規劃)、有效溝通、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的能力。」教育目標3也將文字修正的更完整為「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G.9.3、檢討課程規劃

       每學期不定期舉行研究所課程規劃會議,其主要任務是依據在校生、應屆畢業生、校友、聘雇主及主管之回饋意見檢討課程之適合性。另一方面也依據與會之成員,包含諮詢委員之意見調整課程設計主軸,務使課程做最妥善規劃。

G.9.3其他項目的定期檢討及改善

一、提升外語能力教學措施

        因應技職體系學生普遍外語能力較差的問題,本校特地成立「語文中心」統籌語文教學,除成立情境教室加強職場英文訓練外,並製作LiveDVD自學平台讓學生隨時可以上網學習。對於要赴海外研習的研究生另開設暑期英、日文密集課程,協助通過語言能力檢定測驗。本系為配合學校的英文能力強化工作,對學生外語能力強化的具體作法如下:

1. 碩一及碩二加開科技英文及科技論文課程,以強化學生在職場上的英文表達及溝通能力。

2. 訂定「教師開設補救或強化教學課程實施要點」,鼓勵老師開設補救或強化教學課程,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103學年度第2學期邀請語文中心黃淑娥老師開設「碩士班英語強化教學」,共有8位碩士班學生參加本項課程。

3. 參加研討會發表論文列為碩士班畢業要件,提升畢業生溝通表達能力。

4 .104年5月20日辦理「專業英文論文寫作」加強課程,邀請高雄大學西洋文學系鄭月婷副教授授課,共有碩士班學生24人參加。

5. 邀請國外學者至本系短期授課。104學年度第2學期美國摩瑟爾大學(Mercer University)電機系莊正楠教授已接受邀請至本系擔任客座講座教授1學期,讓學生能親炙國際大師的教學風範。

6. 海研組研究生外語加強課程:針對海研組研究生開設外語加強課程必選5學分,如表G.9-1所示,透過密集的強化訓練,使學生的語文能力能達到出國的標準,所得學分列入畢業學分計算。

G.9-1、海研組研究生外語加強課程

學期

英語課程:學分數/每周授課時數

日語課程:學分數/每周授課時數

入學前暑假

英語加強課程(一):1/4

日語加強課程(一):1/05

碩一上

英語加強課程(二):1/6

日語加強課程(二):1/10

碩一下

英語加強課程(三):1/6

日語加強課程(三):1/10

碩一暑假

英語加強課程(四):1/4

日語加強課程(四):1/05

碩二上

英語加強課程(五):1/6

日語加強課程(五):1/10

 

二、推動學生實習

         針對101-106學年電子系研究所畢業生之雇主與系友對本系訂定之核心能力與畢業生核心能力達成度問卷調查統計結果,有關「核心能力4:具備選擇及整合元件,改善或創新電子系統之能力,並對智慧財產權有所認知。」之滿意度是比較低的一項,系友及業界建議推動學生至企業實習也許可以提升學生的此項核心能力,一般而言大都是討論大學部學生,本系仿照大學部做法,在碩博士班也推動給學分的實習,近3年在多位老師協助下,推動碩博士生至企業實習之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