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九屆盛群盃HOLTEK MCU創意大賽
  • 【獎學金資訊】鴻海科技獎25萬元獎勵金開放申請,歡迎碩博士生5/3前踴躍報名!
  • 【日本熊本大學-大學院自然科學研究科(GSST)「2024碩博士雙學位」10月秋...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24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活動」,獎金賽歡...
  • 教育部「2024年技職盃黑客松競賽」南臺場次說明會
  • 【獎學金申請】25萬元獎勵金等學生來拿!鴻海教育基金會2024「鴻海科技獎」3/...
  • 【2024綠能轉換永續未來-智慧科技應用創意競賽
  • 台灣百事-2024供應鏈儲備幹部-招募校園徵才說明會
  • (獎學金)2024年晶元光電第一次獎助學金已開放申請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資訊通信研究所招考研發類12員,詳如「113年第3次專案人力進...

工程認證

認證規範4:課程組成

4.1   學程課程設計與內容

       本系課程包括通識、專業及非常規課程。通識課程除培育學生跨領域及多元文化的基本學術涵養外,另外也加強現代公民素養及設計美學;專業課程則以職場能力為導向,特別著重創意及實作,此外也透過業界協同授課及業界導師制度,加強與產業接軌、深化實務教學,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業力之優質專業人才;非常規課程則彌補正規課程不足之處,培育學生具備敬業樂群與服務社會的人格特質。

一、課程規劃

       依據本系課程規定,106學年度本系入學學生最低畢業學分總數為128/132學分,本系106學年度4個專業分組之課程架構及學分分配如表4-1所示,其中系統應用組最低畢業學分總數為128學分(配合執行教育部技職再造計畫)。為了檢視本系課程規劃是否符合EAC 2016認證,將本系各組課程進行分析,106學年度之課程分析列述於表4-2。

4-1106學年度課程學分分配表

組 別

通識

必修

數學

必修

基礎科學

必修

必修/選修工程專業課程

最低畢業學分

網路與通訊工程組

30學分

12學分

22學分

68學分

132學分

晶片設計組

30學分

12學分

22學分

68學分

132學分

系統應用組

30學分

12學分

22學分

64學分

128學分

微電子組

30學分

12學分

22學分

68學分

132學分

 

4-2106學年度之課程比重分析表

畢業學分

數學及基礎科學

課程學分

專業與實務

課程學分

是否符合EAC 2016認證最低百分比要求

128/132學分

34學分

64/68學分

 

       本系開授科目屬於數學及基礎科學課程之學分數分別為12與22(總合為34學分),滿足IEET規範之最低數學及基礎科學課程至少各9學分,且合計須占最低畢業學分的四分之一(32學分)以上的標準;課程屬於工程專業課程之學分數為64/68學分,也超過IEET規範之最低48學分(畢業學分的八分之三)的標準。因此,本系的課程組成合乎IEET規範。本系課程規劃除了符合IEET規範之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外,尚包括可以彌補正規課程不足之非常規課程,本系之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及非常規課程分別說明如後。

() 通識課程

       本校通識教育課程區分為內、中、外3個層次。內層為基礎通識課程必修21學分,強化學生應有之基本學力;中層為分類通識課程必修9學分,培育學生跨領域及多元文化的基本學術涵養;外層為通識輔助課程提供學生自由選修,增進視野氣度及終身學習能力等,如此本系學生之通識能力與專業領域可以均衡發展,滿足EAC2016規範對通識課程之要求,通識教育課程說明如下:

1. 基礎通識課程

       106學年度基礎通識課程如表4-3所示,包括大學定錨、中文閱讀與表達、英文聽講實務、體育生活、勞作教育與服務學習、基礎專業英文、台灣與世界、進階英文表達、外語能力檢定及資訊基本能力檢核等21學分必修課程。 

4-3、基礎通識課程

   

學分

   

學分

中文閱讀與表達(一)

2

大學定錨

1

中文閱讀與表達(二)

2

勞作教育與服務學習(一)

1

英文聽講實務(一)

2

勞作教育與服務學習(二)

1

英文聽講實務(二)

2

基礎專業英文

2

體育生活(一)

1

台灣與世界

2

體育生活(二)

1

進階英文表達

2

體育生活(三)

1

外語能力檢定

0

體育生活(四)

1

資訊基本能力檢核

0

(1) 成立「語言中心」強化英文教學

       因應技職體系學生普遍外語能力較差的問題,本校於民國90年成立「語言中心」,專責提供全校語言教學及學習所需之軟硬體設備,規劃及管理語言視聽教室及器材。英語課程自100學年度起全面進行教學內涵變革,培育學生具備職場英語聽力與口說能力,並建置英語情境教室及LiveDVD線上電影英語自學系統,成為全台灣最具特色之語言教學場所,改變學生英語學習方式,有效提升學生之英語學習興趣。103年度起發展全球英語題庫與測驗,將全球英語單字融入課程學習,並將全球英語測驗成為英文暑修之替代方案。104年起推動教育部「優秀外籍生來台短期蹲點計畫(TEEP)」,招募澳洲與美國大學生來台南進行英語實習。104年起配合台南市推動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政策,協助台南市執行各項英語相關計畫,包含建置「台南市民英語資源網」,發展雙語菜單以及「台南市民全球英語測驗(TNGET」,提升台南市提升市民英語力。106年配合教育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推出英語二官USR計畫,結合本校師生協助台南佳里區發展雙語環境,提昇國際藝術村與當地市民互動。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106學年度開設全校性東南亞語言與文化課程,包含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與泰國等4國語言與文化課程。

       英語課程的規劃朝職場導向與國際化,培養學生會聽、敢說的英語基本技能與職場專業英語能力。大一分組教學,實施「英語聽講練習」;大二實施「職場英語溝通訓練」,結合LiveDVD自學平台與數位英語情境教學模式。

       LiveDVD的功能如表4-4所示,其學習方案與傳統教學法不同處在於:在教學目標外,另依照4大職場領域規劃有趣英語影片,提供給不同領域的學生於課後觀賞,並製作學習手冊,引導學生做最佳之學習,學生可利用該平台進行影片自我學習,而「語言中心」可利用後台管理功能來記錄學生上線學習資料,即時瞭解學生學習情形以及管控學習成效,有效引導學生激發學習英語的信心與興趣,進而產生最大的學習效益。

       此外,語言中心也開設「免費多益證照輔導班」課程,由語言中心8位老師聯合開課,課程程度設定為初級-中級(約300-550分),開課時間從第三週開始,共上課12週。

       在系的層面除加開「職場英文」加強專業英文能力訓練外,並鼓勵學生善用LiveDVD自學平台以提升學習效果。此外,為了培養學生自習英語的習慣,所有研修日間部大一「英語聽講實務」、大二「基礎專業英文」課程的同學,都必須利用課餘時間到英語自學中心學習,且出席時數占該課程分數的10%。表4-5是101至106學年度學生至英語自學中心自習之時數,本系學生平均每學期至自學中心自習之時數達7.36小時,高於全校平均7.12小時。

4-4LiveDVD功能

一般學習

基礎評量

字典區

雙語字幕,同步播放

克漏字訓練,增加單字能力

內建字典解釋,滿足初學者

AB兩點間重複播放

整句發音,訓練發聲能力

聽力訓練,強化外語聽力

單字發音,訓練外語發聲

字幕顯示與隱藏

收藏字幕,可供日後複習

閱讀練習,強化外語閱讀能力

單字收藏,日後複習

DVD播放機基本撥放功能


4-5101-106學年度學生至英語自學中心自習之時數

學期

101

101

102

102

103

103

104

104

105

105

106

106

平均

時數

本系

7.23

7.26

7.42

7.58

7.21

7.32

7.28

7.35

7.57

7.26

7.48

8.48

7.36

全校

7.16

7.24

7.12

7.02

7.08

7.15

7.26

7.10

7.08

7.06

7.09

8.32

7.12


(2) 勞作教育與服務學習

       本校規定大一新生必須修習1學年2學分之「勞作教育與服務學習」課程,期許學生能參與社會服務,關懷弱勢。另外透過課堂的自我反思與經驗分享,使學生了解多元文化差異,從而促成學生關心社會議題並培養應有的公民能力及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3) 中文能力檢核

       本系(校)有鑒於部分入學新生中文能力有待提升,因此針對一年級學生實施「中文能力檢核」,通過檢核者,由通識教育中心發給證明書;未通過者,學校之具體補救教學措施如下:

a. 於數位學習平台建置中文能力補救教學網頁,供教師上課及學生自習使用。

b. 分析每年施測結果,提出改善中文能力建議,請國文相關課程教師調整教學重點。

c. 視需要開設中文能力強化課程,邀請或鼓勵未通過檢核學生修習。

d. 視需要設立「中文能力強化研習小組」,邀請或鼓勵未通過檢核學生參與。

e. 於數位學習平台上公告部分題庫,供學生自行練習。

2. 分類通識課程

       106學年度分類通識課程必修9學分,課程規劃為人文藝術、社會科學、自然學科與綜合實踐等4大領域,每個領域區分成幾個類別,每個類別包含數門課程。本系學生屬於工學院,依照規定修習人文藝術領域至少必修6學分,以及社會科學領域至少必修3學分。另外,綜合實踐領域各類課程均經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委員會審議通過公告後實施,而且須經通識教育中心審核通過或創新育成中心甄選通過始得選修。

3. 通識輔助課程

        通識輔助課程如表4-6所示,藉由通識教育專題講座、學生讀書會、人文典籍閱讀活動、藝文展演活動及通識輔助課程等相關活動,拓展通識教育廣度,增進學生視野氣度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4-6、通識輔助課程(選修)

編號

課程名稱

學分

編號

課程名稱

1

互動式網頁設計

2

2

台灣傳統寺廟裝飾美學

2

3

茶道文化

1

4

日本文化(A1)

2

5

傾聽新移民的聲音

2

6

閱讀與人生

2

7

社會服務與學習(A6)

2

8

生涯發展

2

9

性別角色與兩性互動

2

10

科技與歷史

2

11

生命教育與悲傷輔導

2

12

台灣的多元文化

2

13

從懷孕到分娩

2

14

醫療與科技

2

15

智慧財產權與專業倫理

2

16

花藝美學

2

17

日本文化(A2)

2

18

俄國文化(A1)

2

19

俄國文化(A2)

2

20

國際禮儀

2

21

台語概論

2

22

社會服務與學習(A1)

2

23

社會服務與學習(A2)

2

24

社會服務與學習(A3)

2

25

社會服務與學習(A4)

2

26

社會服務與學習(A5)

2

27

工作安全與生活

2

28

創造力與生活(A2)

2

29

生物多樣性與保育

2

30

醫學美學概論

2

31

鄭成功與在地文化

2

32

國際禮儀(A)

2

33

創造力與生活(A1)

2

 

 

 

4. 通識大師講座

       辦理「通識專題大師講座」,邀請中央部會首長、院士、企業主管及全國知名學者專家擔任講座,講座主題跨人文、社會、科技、藝文等多元領域的知識,引領學生前瞻思維與提升通識素養,每年約舉辦10場次。

()專業課程

       專業課程區分為專業必修及專業選修,專業必修課程又分為「院專業基礎必修」及「系核心專業必修」。專業選修課程則以「學分學程」的方式呈現,分為4大學群: 晶片設計組、網路與通訊工程組、系統應用組、微電子組,規劃課程,所有課程皆有上傳課程綱及講義教材至學校資訊平台,高、中、低各兩份考卷之考題及答卷、作業等以資料夾方式呈現於訪評現場或以電子化方式呈現。四組課程規劃說明如下:

1. 晶片設計組

       本組教學之發展目標,主要是為培育國家所需之積體電路設計及應用等相關產業所需之IC設計工程師、PCB布局設計工程師、電子設備維修工程師、業務工程師、故障分析工程師,以及韌體工程師等。106學年度「晶片設計組」課程地圖如圖4-1所示。

4-1106學年度晶片設計組課程地圖

2. 網路與通訊工程組

       本組教學之發展目標,主要是為培育國家所需通訊與網路科技等相關產業所需之射頻電路設計工程師、電性量測維修工程師、天線工程師、基頻IC設計工程師、DSP系統工程師、測試維修工程師,以及通訊系統應用工程師等。106學年度「網路與通訊工程組」課程地圖如圖4-2所示。

4-2106學年度網路與通訊工程組課程地圖

3. 系統應用組

       本組之教學目標,主要是為培育國家所需之單晶片及嵌入式系統應用工程師,包括韌體工程師、硬體工程師、軟韌體設計工程師、嵌入式系統工程師、數位IC設計工程師、系統應用工程師、系統開發工程師、數位產品電子工程師、網路應用程式設計工程師等。課程規劃包括專業課程、電腦軟體操作課程、實作或實習課程及其它課程(通識及跨領域課程)等四大部分。專業課程以數學、物理及基礎電子工程理論為主;電腦軟體操作課程主要訓練學生韌體撰寫能力;實作或實習課程則以職場能力為導向,特別著重實作演練,並要求學生考取相關證照以佐證具備應有實務能力,培育具有實作力及就業力之優質專技人才;其它課程除培育學生語文能力外,特別加強智財權、環境安全、工程倫理、科技管理、設計美學、創意與創業課程等跨領域能力。106學年度「系統應用組」課程地圖如圖4-3所示。

4-3106學年度系統應用組課程地圖

4. 微電子組

       本組教學之發展目標,主要是為培育國家所需之半導體製程工程師、半導體設備維修工程師、半導體廠品工程師、半導體研發工程師、綠能電子工程師及光電研發工程師等。106學年度微電子組課程地圖如圖4-6所示。

4-4106學年度微電子組課程地圖

() 頂石課程(Capstone 課程)

       一般的課程都以培育單一知識、技術或能力為主,但是在職場上需要的卻是整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本系特別在三下及四下安排「實務專題」必修課程,強調以問題為學習基礎(Problem-based Learning)或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讓學生在專題實作中,統整、深化四年所學的整合性經驗及訓練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表達溝通、報告撰寫技巧與團隊合作精神的養成。另外,本課程要求學生以3至10人組成團隊,透過「團隊導向學習法」(Team-Based Learning)的授課方式,培育學生計畫管理及分工合作能力。

1.     課程設計

       本課程包括實務專題()及實務專題()分別安排在三下四下,所以學生實際跟隨老師做專題的時間長達一年半(積極的學生可以更早找指導老師學習),學生可以做出比較好的成品,完整課程的規劃如圖4-5所示。三下時,學生必須尋找指導老師,由指導老師將學生組成團隊,指導老師必須思考要培育學生哪些實務能力?作品要參加哪一個競賽做檢核?接著,學生蒐集專題相關資料、學習完成專題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及技能;三下的期末,學生必須提出專題的計畫書給指導老師審核,內容包括專題的設計概念、創作草圖或初步成品,指導老師則針對學生的設計提出改進及加強的建議;四年級開始,學生就製作專題作品並參加國內外競賽做為考核。在這個課程中,學生所探討的通常是實際、但非常見、非一般性的工程問題,因此沒有顯而易見的處理方式。學生通常藉由小組分工,除了透過發掘研究文獻,尚有現場探勘及執行實驗等內容,嘗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過程讓學生不僅可整合運用所學知識,且可累積參與計畫的經驗、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及接觸專業倫理所可能涉及的議題。整體而言,老師也可在指導課程中,了解學生在畢業前是否已具備應有的核心能力。

 

4-5、實務專題課程之規劃

 (1) 實務專題()

       實務專題(一)之教學目的主要在訓練學生蒐集專題作品相關資料、學習完成專題所需要的專業技能、經費編列、工作分配及溝通表達及專業報告撰寫能力,因此學生在學期末必須撰寫「實務專題研究規劃書」。「實務專題研究規劃書」的內容包括:摘要、研究動機與問題定義、文獻回顧、研究方法及步驟、經費規劃、工作分配、專題執行進度甘特圖、預定參加競賽名稱、競賽辦法及預期成果。

 (2)實務專題()

       實務專題(二)之教學目的在於指導學生完成規劃的專題作品,並且參加國內外競賽,透過競賽培育學生解決問題、專案規劃、表達及抗壓能力。除了參加比賽外,學生尚須完成專題製作完整報告書,內容包括:摘要、簡介、專題所需之理論、專題研究步驟、作品成果、討論、結論與建議、參考文獻、材料表及元件選擇說明、參加競賽成果、專案管理(工作分配、經費分配管理、工作時程規劃)等。指導老師除給予指導。

2. 課程之宣導

       為了讓同學了解實務專題課程之重要性及相關的執行規定,本系每年召集大三的同學及系上老師舉辦專題說明會,讓同學能了解本課程的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執行辦法,同時也認識系上老師的專長,讓同學能找到合適的專題老師。

3. 經費來源

       實務專題需要額外的製作經費,專題指導老師除了協助學生向科技部爭取「大專學生專題」計畫外,也可以向本校申請「學生專題」經費補助。表4-7為102至106學年度本系學生獲得「科技部大專學生專題」計畫件數、表4-8則是101至106年度本系獲學校補助之實務專題,平均每年補助的金額約129.1萬元,這些錢全部用在實務專題課程的材料費上。

4-7102-106年度科技部大專學生專題計畫件數

學年度

102

103

104

105

106

計畫件數

3

3

3

3

4

4-8101-106年度本系獲學校補助之實務專題經費

年度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平均

件數

40

27

32

38

42

30

35

核定金額(萬元)

135.5

107.1

132.1

121.1

144.5

134.5

129.1


4. 實務專題之績效與學生核心能力評量

       近5年來,本系學生專題作品參加國內外競賽,平均每年獲獎超過100件,顯示在學生的努力學習及老師的熱誠指導下,學生的創新及實作能力都得到發揮。另外,期末也舉辦學生專題公開評比及安排學弟妹觀摩,透過公開展示與評分的方式讓學生練習表達以及重視本項課程。

() 非常規課程

       在授予學分之常規課程之外,本系(校)另以非常規教育方式強化正規課程無法達成的教育目標,非常規課程包括以下各項措施:

1. 社團及課外活動

       校園學習的場域不只是侷限於課堂的窄門,社團文化是學校重要的特色之一,「非常規」課程-社團活動的學習是相當重要的。參與社團的同學,除可以培養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外,亦可在活動中發掘己身興趣,成就第二專長和適時抒發生活、課業壓力,對於同學未來前途發展具有關鍵影響。鼓勵學生參與社團及課外活動,希望藉由同儕及指導老師的引導,於活動互動學習達成「熱誠抗壓、表達溝通、敬業合群、人文素養、服務關懷」等5項能力。

2. 三創競賽

       本校三創教育結合課程、競賽、校園創業、並導入育成輔導、培育新創事業,主要特色是強調將創意與創新實踐,將構想化為實際行動,將研發成果商品化,為深化三創札根教育,更開設創新創意實踐課程,以企業命題為開發產品之主題,整合跨系、跨院師資共同授課,並結合數位設計學院的「創思設計坊」,提供自造設計功能,快速製造出師生們的創意作品,產生商業價值。三創教育輔導機制如圖4-6所示。其中,「創意創新競賽」與「創業競賽」等兩項活動已成為本校每年例行性的重要活動,而透過競賽所篩選之團隊可以獲得創業基金補助(每隊補助5萬元),進行創業實習活動。本系張萬榮老師指導之學生團隊獲得104年度第十屆全國戰國策競賽創業組佳作之佳績。此外,本系李志清老師則與學生共同成立衍生企業魅客族(maker網路平台)公司。

4-6、校園創意、創新、創業之三創輔導機制

3. 品德教育

       本校極重視學生「品德教育」,將其列入學校校務發展與年度施政計畫中,辦理品德教育相關研習與進修,提升教師及行政人員品德教育專業知能,並開設品德教育相關課程或結合服務學習開設相關課程,培養學生優質品德。

作法上以多元創新方式將「品德教育」納入非常規課程或活動:

(1)  辦理主題活動:配合特殊節日辦理「母親節、教師節」感恩活動、「禮貌天使、南台青年」推薦選拔、飢餓30體驗、校歌暨創意演唱比賽、品德教育網站宣導等。

(2)  南台青年:本校為倡導學生行善美德,弘揚校園倫理文化,端正善良風氣,共建溫馨友善校園,特舉辦「南台青年」品德模範選拔,由班級同儕針對彼此行為表現自我檢核,並推派代表參加系上選拔後再參加全校選拔,希望透過表揚品德模範,發揮見賢思齊的效果。本系師生深知透過此活動可以訓練同學「服務人群、表達溝通、團隊合作」等多項軟實力,因此積極鼓勵並輔導系上優秀同學參加選拔,表4-9是101至106學年度本系學生參加「南台青年」品德模範選拔得獎情況,年年都有學生獲獎,績效相當卓著。

4-9101-106學年度本系學生參加「南台青年」品德模範選拔得獎情況

學年度

班級

姓名

獎項

101

微電三甲

王良凱

第1名

102

網通二甲

李其燁

第3名

103

網通三甲

李其燁

第2名

104

晶片二甲

黃睿佑

第1名

105

微電三甲

林俊宏

第1名

106

系統四甲

賴以恆

第1名

 

(3)  禮貌天使:本活動藉由師長對同學的生活教育及禮貌表現作考核。對於尊師重道、問早道好、負責誠實、關懷自省等優質行為予以肯定及獎勵,並藉由「禮貌天使」的推動及表揚,使校園內師生及同儕關係變得更友善親切,人人尊重關心他人,讓微笑問候成為校園師生共同的語言,以開啓你我冷漠的心靈,形塑友善溫馨校園。

(4)  關懷弱勢生命教育:辦理攜手計畫生活營活動及品德體驗營。

(5)  推動班級經營:辦理學生宿舍導師輔導及教育有愛活動,倡導身心健康活動、運動學習、閱讀終身學習等。

(6)  深化教育:以融滲課程方式進行品德教育、服務學習及專業倫理推廣,讓學生潛移默化。

(7)  品德教育宣導:每學年配合期初導師會議,由本校教師撰寫「品德教育宣導手冊」,轉發各班導師,作為學年度每學期三次班會討論主題。

4. 藝文中心推動美學教育

       本校以朝向「人文化」、「科技化」、「國際化」、「資訊化」的優質大學為目標,以培育科技與人文藝術素養兼具之專才為目的,於94年3月在人文藝術大樓成立「藝文中心」辦理藝文展覽及相關專題演講,平均每年約有8場的展覽。展覽重心以視覺藝術、藝術欣賞、表演藝術及藝術與人生等為主軸,可豐厚學生人文藝術的涵養與鑑賞力;「藝文中心」亦提供學習課程,以情意薰陶為主,可提升學生美感認知層次及審美知能,達成具人文藝術素養之專業人。

二、歷年畢業生成績單修課分析

       101至106學年度應屆畢業生,依學生成績高、中、低各抽取2份,每班各抽取6份成績單加以分析。

4.2   課程規劃與教學符合產業需求,並能培養學生將所學應用在工程實務的能力

一、課程規劃符合產業需求

       本系的課程規劃,主要依據本系的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電子產業的發展及國家人才培育計畫而規劃課程。課程的組成包括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及非常規課程。為了使學生能學有專精並符合產業需要,專業課程分成晶片設計、網路與通訊工程、系統應用及微電子等四大領域。

二、重視實務的授課方式

       本系隸屬技職體系,著重學生從實務的學習中累積經驗及就業競爭力。實作課程之規劃包含實習課程、實務課程、實務專題、業界專業實習及職場英文等。 在教學中增加專題實作、實驗及案例學習。

三、教師將產學合作或研究成果融入教學及培育人才情形

       本系積極鼓勵老師與產業界建立產學合作的關係,以開拓技術交流管道,爭取研究資源,為學生增加產業研發經驗與就業的競爭力。透過產學研究合作計畫案,由產業工作人員與師生組成團隊,從事創新研發計畫並在過程中瞭解產業市場職能需求,並且將研發成果融入教學,規劃符合業界要求專業課程,以培養學生具備業界所需專業能力。

四、業界專家協同授課

       本系每年都對系友實施電話訪問,許多系友都反映學用落差的問題,建議系上專業課程應聘請「業界專家協同授課」,使學生除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外,也能具備實用的技能。因此本系自95學年度起聘請產業界之專業人士協同授課,業界師資主要教授和課程相關的產業實務,並分享產業發展趨勢。101至106學年度業界專家協同授課績效如表4-10,6年來共有118門課程邀請業師協同授課,授課業師達293人次。

4-10101-106學年度業界專家協同授課績效

學年度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合計

協同授課課程數

32

19

11

8

41

7

118

協同授課業師人次

77

76

49

19

53

19

293

結語

       本系於95年參與認證,制定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並進行課程之規劃與設計,學程課程設計與內容與教育目標一致,務實執行所規劃課程,透過畢業生成績單分析,說明本系畢業生修習的課程至少包含數學及基礎科學、工程專業課程及通識課程等三大要素,符合認證規範。本校/系亦規劃豐富的通識課程,與學程教育目標一致,使學生修習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並能各領域均衡發展。

       本系近年來持續強化「專題實務」課程的教學內容以符合Capstone課程的規範。為有效考核本課程的績效,要求學生專題作品必須參加國內、外競賽。在師生的努力下,學生參加各項競賽、發明展都獲得優異的成績,近5年平均每年得獎次數超過100件,證明本系的教「專題實務」課程有效提升學生創意及創新的能力,並能整合所學知識活用在專題作品上,課程規劃與教學符合產業需求,並能培養學生將所學應用在工程實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