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九屆盛群盃HOLTEK MCU創意大賽
  • 【獎學金資訊】鴻海科技獎25萬元獎勵金開放申請,歡迎碩博士生5/3前踴躍報名!
  • 【日本熊本大學-大學院自然科學研究科(GSST)「2024碩博士雙學位」10月秋...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24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產業專利分析與布局競賽活動」,獎金賽歡...
  • 教育部「2024年技職盃黑客松競賽」南臺場次說明會
  • 【獎學金申請】25萬元獎勵金等學生來拿!鴻海教育基金會2024「鴻海科技獎」3/...
  • 【2024綠能轉換永續未來-智慧科技應用創意競賽
  • 台灣百事-2024供應鏈儲備幹部-招募校園徵才說明會
  • (獎學金)2024年晶元光電第一次獎助學金已開放申請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資訊通信研究所招考研發類12員,詳如「113年第3次專案人力進...

工程認證

認證規範1:教育目標

一、學程之功能與特色

       本校自民國58年創校以來,歷經南台工業技藝專科學校、南台工業專科學校、南台工商專科學校,迨民國85年改制為南台技術學院,旋於民國88年改名為南臺科技大學。在升格改制過程中,本校秉持著永續經營與發展的理念下,以古聖先哲特重之「信、義、誠、實」做為辦學校訓,並以企業效率管理打造一流學府之精神,戮力推動實務研究融入教學工作,以提升南臺科技大學成為具高度競爭力的技職大學與國內最佳產學合作夥伴;同時兼顧人文與科技並重,以培養本校學生具社會責任、國際視野及團隊合作能力之有用人才,並在「既然領先、一定最好」之自我期許下,展現卓越績效,列舉數項如下:

1. 本校學生約18000人、專業師資約570人,學生人數為全國第七大學校。

2. 台南幫集團所創之學校,學校財務獨立健全,校務基金充裕。

3. 2012年起本校獲選為典範科技大學,辦學績優獲得教育部肯定。

4. 2005年起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獲補助之金額全國科大第二,私立第一。

5. 2010年起獲教育部「私立技專校院整體發展獎補助經費」第一名。

6. 2009~2018 年Cheers雜誌公布企業最愛,私立技職第一。

7. 2013教育部科大評鑑,全校皆一等。

8. 與27個國家的175所大學簽有姐妹校合約,目前有近600位外籍學生。

9. 工學院、數位設計學院通過IEET國際認證,商管學院通過AACSB國際認證,辦學品質國際保證。

        過去數十年來蓬勃發展的電子產業帶領了台灣經濟的起飛,被譽為世界奇蹟,幕後功臣正是技職教育,它適時培育了優秀電子技術專才,促使經濟產業及各類建設快速發展,為臺灣經濟奇蹟奠定堅實基礎。電子領域非常廣泛,在此簡單以單晶片微處理機的應用範疇為例,略舉電子領域其中較為重要的六大項目如下:

(一)家電用品:我們常接觸的家電產品,例如洗衣機、電冰箱、冷氣機、微波爐、電子鍋、電視機、數位相機/攝影機、視聽與音響設備…等。

(二)辦公室自動化設備:現代辦公室中配置的設備,例如鍵盤、磁碟機驅動、印表機、影印機、傳真機、電話、電腦週邊設備…等。

(三)工業自動化:引入單晶片微電腦的工業自動化系統,將傳統機電控制設備導向控制智慧化、功能多元化,構成新一代的機電整合產品。目前廣泛應用在工業自動化的程序控制、可程式控制器、工廠監控系統、生產線自動化、數位控制加工機…等。

(四)商業應用:在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快速普及的現代化社會,單晶片微電腦設備在此一領域亦扮演重要腳色。例如應用的裝置設備涵蓋自動販賣機、電子 秤、提款機、條碼機、盤點機、冷凍空調系統、保全監控系統…等。

(五)智慧型儀表與量測:儀表控制與量測裝置都朝向數位化、智慧化、多功能化、綜合化等方向發展。單晶片微電腦的引入,可提供更多元的功能擴充與發 展,例如誤差值的修正、線性的問題、以及資料擷取與傳輸…等。

(六)交通與通訊:應用在汽車的自動化裝置,航空鐵路的電子監控系統。此外,目前新一代的嵌入式系統晶片,透過網路通訊,已朝向數位行動通訊,與遠端資料擷取功能的無線化、智慧型化的應用方向發展。

        電子技術日新月異,使得電子教育面臨極大挑戰,由於電子相關技術內容非常廣泛,但學校教育必須要有所選擇,以免灌輸學生過多的知識,導致學生反而無法得到專精的技術。電子系與本校同步設立,於58年從設立二專部開始,49年來也與學校同步成長,歷經五專、二技、四技等學制之變革,並分別於89年及92年成立碩士班與博士班,相關沿革請參考圖1-1。至95年參與IEET認證時,本系學制已趨於穩定,其中四技分為「微電子」、「網路與通訊工程」、「晶片設計」、「系統應用」等4個專業學程。以實務教學為主,培訓出電子相關企業「即時可用」之單晶片及嵌入式系統應用、網路通訊、晶片設計與應用、以及微電子等領域人才,達成「產業無縫接軌、畢業即就業、上工即上手」之目標,並協助推動我國智慧電子產業轉型躍升,掌握電子產業鏈關鍵地位。


1-1、電子系沿革

二、具備公開且明確之教育目標

       本系配合申請「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95年開始訂定教育宗旨、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歷年來配合系友及雇主的回饋意見及諮詢委員之建議,已作部分修正。現行之教育宗旨、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分述如下:

(ㄧ) 教育宗旨

致力於電子工程教育與研究,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專業能力、敬業樂群與職業倫理的素養,以服務社會人群,並建立永續學習的環境。

(二) 教育目標

1.養成電子工程基礎與專業知識,具備工程推論與分析能力。

2.學理與實務兼備,結合產業發展與前瞻科技,致力於電子技術之發展與應用。

3.培養終身學習與社會關懷之人格特質。

(三) 核心能力

1.具備運用電子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問題之能力。

2.具備操作電子工程相關系統及數據分析與詮釋之能力。

3.執行工程實務所需之電腦與資訊能力。

4.具備選擇及整合元件,改善或創新電子系統之能力,並對智慧財產權有所認知。

5.認識時事議題,瞭解電子工程技術對環境、社會及全球的影響,並培養持續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6.具備主動服務之熱誠、面對挫折抗壓性高之能力。

7.發掘、分析、應用研究成果及因應複雜且整合性(complex)工程問題的能力。

8.專案管理(含經費規劃)、有效溝通、領域整合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9.理解及應用專業倫理,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四) 教育目標之宣導方式

為了讓同學了解本系的教育目標,鼓勵同學戮力向學以達到要求,本系透過下列方式宣導教育目標:

1. 將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置於本系網頁。

2. 將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張貼在本系公布欄以及於系辦外牆之電視螢幕播放。

3. 將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列入「學生手冊」中,並由系主任利用「大一生涯講座」說明本系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

4.所有授課大綱中加入該課程欲培育之核心能力,授課老師並於第1節課時向學生說明。

三、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求

       在全球化知識經濟快速發展時代,人力資本已成為國家經濟成長及產業發展的主要動能。行政院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人才培育相關計畫,規劃以產業人力套案提出「支援、即時、扎根、連結」等四大策略,朝建構優質人力資源環境與素質,全面提升人力資本競爭優勢,達到適時支援產業所需之技術、專業及研發人才為目標。目前政府大力推動5+2+2+1產業政策,「五大創新產業」:「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技醫療」、「國防」;後來加上「新農業」、「循環經濟」、「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文化創意產業科技創新」及「晶片設計與半導體產業」等,加上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4.0(智慧製造)等技術與應用快速發展,產業界需要大量的韌體工程師、研發硬體工程師、軟韌體設計工程師、嵌入式系統工程師、數位IC設計工程師、系統應用工程師、系統開發工程師、數位產品電子工程師、網路應用程式設計等。因此本系深入瞭解產業與企業的需求,以培養企業最愛的優秀人才為目標,規劃「微電子」、「網路與通訊工程」、「晶片設計」、「系統應用」等4個專業學程,透過各種實務與實作課程、產業學院及產學合作等的途徑,提供最實用的技能與知識,所培育電子相關領域人才符合時代潮流與產業需求,使南臺科技大學成為產業與企業之最佳合作伙伴。

(ㄧ) 教育目標與學校願景/教育目標的關聯性及形成的流程

1. 系教育目標與校及院教育目標之關聯性

       本系教育目標以本校的辦學宗旨及工學院教育目標為方針,並因應產業發展及本系特色制定,多年來歷經系友及雇主的回饋意見及諮詢委員之建議修正而趨於完善。學校辦學宗旨、學院教育目標與系教育目標之對應如表1-1所示,本系的教育目標完全與工學院教育目標對應,也符合學校的辦學宗旨。

1-1、學校願景/宗旨、學院教育目標與學程教育目標對照表

學年度

學校辦校宗旨

工學院教育目標

系教育目標

107

1.教學與研究兼顧,提升本校為具高度競爭力的國際化大學與最佳國內產學合作夥伴。

2.人文與科技並重,培養具國際視野及獨立思考能力且為社會所器重的有用人才。

1.培養統合各種工程與科技的工程師,具備獨立解決問題、結合工程與管理及系統整合之能力。

2.兼備學理與實務之應用技術,從事工程相關領域之研發,結合產業需求與願景,促進工程之廣泛應用。

3.培養終身學習與社會關懷之人格特質。

1.養成電子工程基礎與專業知識,具備工程推論與分析能力。

2.學理與實務兼備,結合產業發展與前瞻科技,致力於電子技術之發展與應用。

3.培養終身學習與社會關懷之人格特質。

2. 教育目標制定/修訂流程

       本系於95年3月16日召開工程認證委員會議草擬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同年6月24日召開「課程諮詢委員會議」進一步確認,隨後公告自95學年度起執行。制定/修訂教育目標流程暨歷程紀錄表如表1-2所示。為使教育目標符合時宜,每年(102學年度起改為每學期)召開「課程諮詢委員會議」檢討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並配合IEET認證結果報告書之建議作持續修正改進。100學年度以後教育目標漸趨於穩定,僅104學年度微幅修訂目標一。

1-2101-106學年度學程制定/修訂教育目標流程暨歷程紀錄表

學程制定/修訂教育目標流程

 

(二) 達成教育目標的課程設計

       本系的課程規劃理念如圖1-2所示,主要依據本系的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電子產業的發展及國家人才培育計畫而規劃。課程的組成包括數學、基礎科學、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及非常規課程。為了使學生能學有專精,專業技術分成晶片設計、網路與通訊工程、系統應用及微電子等4大領域規劃專業課程。

1-2、課程規劃理念

(三) 課程內涵需銜接核心能力及教育目標

        本系要求每位教師依授課課程訂定課程大鋼,並需研擬課程內涵達成學系核心能力及教育目標關聯,進而依據評量方法配合教學內涵,完成課程設計。教育目標不易直接連結到課程,須透過核心能力為中介,完成101至106學年度課程內涵和教育目標關聯統計,如表1-3所示,檢視平均超過6成的課程與教育目標1相關、約19%課程與教育目標2相關、約19%的課程與教育目標3相關,主要因為教育目標1與專業訓練直接相關,因此高達6成的課程與教育目標1具關聯性。

1-3101-106年度課程內涵和教育目標關聯統計表

      教育目標

學年度

教育目標1

教育目標2

教育目標3

101

61.3%

18.2%

20.5%

102

66.4%

17.4%

16.2%

103

62.0%

17.9%

20.1%

104

60.8%

18.7%

20.5%

105

59.1%

21.8%

19.1%

106

60.4%

20.7%

18.9%

 
四、達成教育目標之其他相關配套作法

本校為協助各系達到教育目標,有一系列配套作法,列述如下:

(一)獎勵教學優良教師及實施教學觀摩與演練

       本校每年評選系、院、校級教學優良教師並給予獎勵,同時舉辦校級教學優良教師分享教學經驗」與「教學優良教師之課堂教學示範觀摩」活動,供全校教師觀摩與學習,藉由這些做法達到優質教學的目的。此外,各系選派教師執行微縮教學演練與分組討論,增長教學經驗與績效。

(二)學習歷程檔案--南臺人學習檔案

        本校建置「南臺人學習檔案」,以「能力導向」的角度進行學習規劃,協助學生全面性的規劃學習生涯。「南臺人學習檔案」是由行政單位提供學生在校期間各項活動、學習及輔導紀錄。透過本學習檔案,學生及校方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是否達到畢業標準;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校方也能及時輔導,協助學生畢業前完成所有的要求。「南臺人學習檔案」分成3個部分:「整合性校務資料庫」、「後端歷程檔案」、「前端歷程檔案」,其關係如圖1-3所示。

1-3、南臺人學習檔案、校務資料庫、後端歷程檔案與前端歷程檔案的關係

1. 整合性校務資料庫

      「整合性校務資料庫」如圖1-4所示,將分別隸屬於學務處、教務處、語言中心、教發中心、計網中心及個別系所的零散資料整併成完整的資料庫。它匯集了學生完整的學習歷程,學生及師長可透過單一窗口簡化個人資料查詢,完善且多元的資訊更可協助職輔人員或師長深度了解學生的個人特質及學習狀況,其紀錄更可提供學生求職時所需的經歷證明。

1-4、整合性校務資料庫

2. 後端歷程檔案

     「後端歷程檔案」可視為主歷程檔案,主要提供學生各種資訊以進行生涯規劃、瞭解個人學習紀錄或作為師長協助職涯輔導用途。「後端歷程檔案」的使用者角色可區分為兩大項:

(1) 學生面向:學生可透過此系統檢閱個人學習成果,這些資料的呈現是細部且完整的,因此,可將「後端歷程檔案」視為一個龐大的個人學習資料庫。

(2) 職輔人員與導師面向導師及職輔人員可獲得授權檢視學生部分資訊,透過完整的歷程檔案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能及時予以輔導。

3. 前端歷程檔案

      「前端歷程檔案」可視為展示以自我行銷用途之歷程檔案。舉例而言,一個大學畢業生在履歷中敘述自己擁有領導能力且表達溝通能力極佳,曾擔任班級幹部,亦在校園大型晚會中獨挑大樑、擔任主持人的職務,這些個人經歷皆是經驗與成就的證明。但以往的學生,在校內參與各種社團活動、訓練課程、榮譽紀錄等資訊,都無法以具體文件來證明課業以外的個人成就及特質。因此,如何將課業以外的學習轉化成他人認可的證明,成為一項關鍵的議題。「前端歷程檔案」即是履歷表的補充說明文件,為學生經歷提供相關的佐證資料,協助學生將服務學習、社團活動、志工參與、出國遊學、獲獎紀錄等「非正式學習」,轉化成為別人能夠認知及承認的能力證明。換言之,前端歷程檔案可視為個人的「成就檔案」,讓學生在結構化的程序中得以記錄學習所得、辨識自我擁有的就業力技能,以提升自我行銷與求職能力。

(三)其它配套作法

        除了校方有系統地輔助學生建構完善之學習歷程系統外,為了達成本系教育目標,本系除了全面檢討課程設計外,更動員全系教職員,並敦請學校、系友、業界、學界給予配合和支援,主要的措施包含:

1.開辦跨領域學程:由學校開設多個跨領域學程(如工學院規劃之「智慧型機器人」學程)供全校學生選修,期望教育出具有跨領域知識之人才,106學年度起入學之學生必須完成一跨領域學分學程。

2.促進教師成長:要求每位教師積極參與研習、著作、研究、證照考試、進修等,以便能提供學生新又實用的知識。

3.推動品德教育:除了通識課程外,也要求在專業課程授課時適時加入人格教育的培養。

4.業界經驗傳授:邀請業界專家及傑出校友蒞校授課或演講,傳承工作實務與職場倫理等經驗。

5.學習預警制度:如果學生期中考有多科成績不理想(教務方面)或學生曠課節數太多(學務方面),學校、系主任及班導師將主動通知學生家長,以便 及早採取補救行動。

6.實施教學評量:每位學生在網路選修次學期之修課科目前,皆須先針對該生當學期所修之全部科目,分別填寫教學評量調查表,提供各任課教師參考。

7.改善學習環境:上課教室安裝單槍投影機、廣播設備、空調設備,並有多間具有多媒體設備之教室可供使用。

8.提升外語能力:依據學生之英文程度實施分班教學,以便能因材施教而全面提升學生之英文能力。由「語言中心」開辦「英文課輔班」與「全民英檢輔導班」,凡學生通過全民英檢、TOEIC、CSEPT、托福等能力測驗者,均給予適當的補助與獎勵。

五、有效的評估方式以確保教育目標的達成

(一)教育目標達成率之評量方法

       教育目標達成率不易評量,如前所述,須透過核心能力為中介,基本上我們針對畢業系友本身校友聘僱業主對畢業系友達成核心能力進行調查調查主要採取問卷方式,輔助方式則有電話訪問與座談。畢業校友及校友聘僱業主的定期訪查是重點工作此外,也會利用平常機會收集資訊,特別是平時系友回系拜訪時都會把握機會收集認證相關資料,如圖1-5所示,其餘過程記錄於本系電子報(訪視現場備有紙本以為佐證)。

1-5 、教育目標達成率計算範例

()教育目標達成率評量結果

1. 系友自評教育目標達成率

       本系自96學年度開始就針對系友做問卷調查。第二週期101至106學年度系友自評教育目標達成情形如表1-4所示,各學年度得到的教育目標達成率的量化分數相近,在3.7至4.1分之間,106學年度與平均值相當,教育目標達成率尚令人滿意。

      1-4101-106學年度畢業系友自評教育目標達成率

   學年度

教育目標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平均

1

3.9

3.9

3.8

4.0

3.7

3.9

3.9

2

3.9

3.9

3.8

3.9

3.7

3.8

3.8

3

4.1

3.8

3.9

4.1

3.8

3.9

3.9

平均

4.0

3.9

3.8

4.0

3.7

3.9

 

 

()雇主評定受僱系友教育目標達成率

       101至106學年度雇主評定受僱大學部系友教育目標達成情形如表1-5所示,各學年度的量化分數平均值都在3.8至4.1分之間,與系友自評的分數一致性頗高,這也代表雇主肯定系友能達到本系的教育目標。

1-5101-106學年度雇主評定受僱系友教育目標達成率

   學年度

教育目標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平均

1

4.0

3.9

3.9

4.0

3.8

3.9

3.9

2

4.1

3.9

3.9

3.8

3.8

3.8

3.9

3

4.1

3.8

3.9

4.0

4.0

3.9

4.0

平均

4.1

3.9

3.9

3.9

3.9

3.9

 

 
() 教育目標達成率總結

      本系採用多元評量的方式分析教育目標達成率,系友自評的量化分數在3.7至4.1分之間、聘僱業主評定受僱系友教育目標達成率之量化分數約在3.8至4.1分之間,顯示本系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學生達到設定之教育目標的要求。

結語

       本系教育目標是以校及院之教育目標為方針,並因應產業發展及本系特色制定,自95學年度制定與執行至今,期間定期召開「課程諮詢委員會議」檢討教育目標及核心能力,並配合IEET認證結果報告書之建議作持續修正改進,100學年度以後教育目標漸趨於穩定,目前三大教育目標為:

1. 養成電子工程基礎與專業知識,具備工程推論與分析能力。

2. 學理與實務兼備,結合產業發展與前瞻科技,致力於電子技術之發展與應用。

3. 培養終身學習與社會關懷之人格特質。

        這些公開且明確之教育目標,不但展現學程之功能與特色,且符合電子科技潮流與產業需求。在課程設計上,本系將教育目標具體化為9大核心能力,依核心能力設計教學方法及評量方式,透過核心能力之中介顯示課程規劃與教育目標高度相關,而且透過問卷、電話訪問、與座談方式對畢業校友及校友聘僱業主做定期訪查檢視教育目標(核心能力)的達成情形。每年召開「課程諮詢委員會議」、「系務會議」,藉由產業專家的參與討論,教師將業界建議與檢討結論反應到教學過程中,以PDCA持續改進機制確保教育目標的達成